井下輸煤流集中控制系統概述 |
煤礦信息化是國內大中型煤礦發展的方向,自動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利用優良的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視頻技術,以現有設備為基礎,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井下,建成一個以工業以太網 + 現場總線為網絡平臺的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成為目前礦井信息化的基礎。 井下輸煤流集中控制系統主要是完成在地面集控中心對井下皮帶運輸系統的遠程控制和在線監測,實現輸煤流設備(包括帶式輸送機、給煤機、煤倉等各種傳動裝置)現場崗位無人值守,達到減人增效、提高礦井安全程度的目的。 由于輸煤流系統分布比較分散,各條皮帶前后搭接,在*條皮帶機頭設立集中控制裝置(主站),作為整個系統的控制核心;同時,在其余每條皮帶的機頭設立分站控制箱,主站和分站之間通過工業控制總線聯網,進行數據交換,傳輸介質為屏蔽雙絞電纜,傳輸速率為187.5kbit, 傳輸距離站與站之間(不加中繼器)可以達到1200m,如未能達到要求可增加中繼箱。監測數據通過以太環網傳送到地面集控中心,同時接受地面集控中心發送的控制命令,實現輸煤流系統運行的自動化,可接入礦井綜合自動化信息平臺,實現監控數據與信息的共享。 |
 |
性能特點 |
· 通訊距離 15km ; · zui大下掛分站: 99; · 和井下高、低壓智能饋電開關進行通訊(遵循Modbus標準RS-485協議),實現對開關的遙測、遙信、遙控; · 采用1000兆工業以太網為主干網. |
系統組成 |
整個輸煤流集控系統由集控中心、通信網絡、主站、分站、保護系統、視頻系統(可選)組成。 · 集控中心:控制中心主要是計算機系統,上位機人機界面負責操作員與現場設備進行信息交流與傳遞,同時向上層管理層提供數據信息;操作員通過人機界面獲取現場設備的信息,同時向現場設備發出控制指令。 · 通信網絡:通信網絡系統采用工業以太網和現場總線。以太網負責上位機與現場控制器(PLC)通信,將現場控制器采集到的現場設備的信息以及程序的內部的狀態信息傳送到地面上位機系統,同時將上位機系統發出的控制指令傳送到控制器。現場總線負責主分站之間、分站和分站之間的信息交換。 · 主站:控制主站設有操作臺及主站控制箱,負責主站皮帶及分站皮帶系統的數據采集和交換,負責主站皮帶系統的本地手動、自控和遠程遙控。 · 分站:控制分站以PLC為控制核心,負責分站皮帶的數據采集與控制、本地手動、自控和遠程遙控。 · 保護系統: 實現皮帶機打滑、堆煤、超溫灑水、yan霧、沿線急停、跑偏、斷帶、撕裂等保護。 · 視頻系統(可選): 礦用隔爆型視頻系統主要由隔爆型攝像儀、視頻光發生/接收機、光纖、視頻矩陣、數字硬盤錄像機、液晶顯示屏組成。數字硬盤錄像機具有畫面分割及保存圖像功能。 井下攝像機的視頻輸出通過光纖發生/接收機將視頻信號發送到地面中心,一方面傳入硬盤刻錄機對圖像進行存儲,同時通過硬盤刻錄機專業軟件可以將井下監測點采集到的4、6、9、16、24個畫面同時顯示到顯示屏幕上,還可以自動循環多個畫面,既減少了監視器的數量,又能使監控人員一目了然地監視各個部位的情況。 硬盤錄像機的基本功能是將模擬的音視頻信號存儲在硬盤(HDD)上,并提供與錄制、播放和管理視頻相對應的功能。其突出特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實現了模擬視頻的高標準存儲錄制,反復多次播放也不會使質量有任何下降。 · 多種可選圖像錄制等級 對于同一個節目源,提供了高、中、低三個圖像質量錄制等級。 · 大容量長時間視頻存儲,可擴展性強 用戶可選用1200GB或更大容量的硬盤用于視頻存儲。 · 提供便捷的管理已錄制視頻的方法,用戶可以按照錄制時間、視頻種類等方式對已錄制的視頻進行組織和分類。 · 提供多種播放方式 由于硬盤快速、隨機存儲的特點,對于存儲的視頻可以更靈活的方式進行特技播放,快速播放時圖像更加平滑,慢速播放時具有更高的細節分辨率。 |
各皮帶機在機頭機尾均設有攝像裝置,實現實時在線監控,并在地面集控中心進行狀態監視。 皮帶集控系統與調度系統、工業電視系統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操作、調度、監視網絡。該系統可實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事故率,減少故障處理時間、減少現場操作人員、提高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