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實驗室廢液處理有幾種方式
閱讀:3024 發布時間:2022-4-21
實驗室需要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稱為實驗室“三廢”。由于各實驗室實驗內容不同,產生的三廢中所含化學物質的毒性不同,數量也有很大的差別。為了保證實驗人員的健康及防止環境污染,實驗室三廢的排放也應遵守我國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目前針對于實驗室廢液處理主要有以下六種方式
1、溶劑萃取法
對含水率低的實驗室有機廢液,用與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類的有機溶劑進行萃取,萃取后裝入特定有機廢液儲存器中,等待集中處理。
2、沉淀法
沉淀法適用于處理金屬離子廢水,利用堿液將廢水溶液pH調低使金屬離子形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淀,將沉淀除去從而降低廢水中金屬離子含量。同時,對于一些有色金屬離子,也可以獲得較好的脫色效果。
3、中和法
對于實驗室產生的酸堿廢水,可利用酸堿廢水進行互相中和的方式進行處理,使pH值達到6.5~8.5,即可排放。
4、水解法
對容易發生水解的物質,如有機酸或無機酸的酯類以及一部分有機磷化合物等,可加入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在室溫或加熱下進行水解。水解后,若廢液無毒害時,把它中和、稀釋后,即可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質時,用吸附等適當的方法加以處理。
5、吸附法
活性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具有很強的吸附功能。活性炭對其他方法難以去除的顏色、異味等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除活性炭外,還可采用硅藻土等其他吸附處理實驗室廢水。
6、高溫高壓滅活法
微生物實驗室實驗過程排放的實驗廢水中含有大量病毒、細菌或者真菌,由于這些病原微生物存活時長、傳播方式、危害程度具有差異,要謹慎處理此類廢水。簡便有效的滅活方式是利用高溫高壓進行滅活,滅活預處理之后的實驗廢水再進行下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