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超合相色譜(UPC2)分析短桿菌肽
超合相色譜用反相液相色譜(RPLC)分析疏水性肽和蛋白質難度很大,因為溶液中經常需要使用洗滌劑保持疏水性物質的穩定性,而這些洗滌劑容易發生聚集和/或沉淀,嚴重影響它們的回收,這些因素以及其它原因使得難以用RPLC分離疏水性肽和蛋白質。
在本應用紀要中,我們為您介紹一種在ACQUITY UPC2TM系統上使用沃特世(Waters)超合相色譜技術分離典型跨膜肽-短桿菌肽的方法。
短桿菌肽是由芽孢桿菌產生的一種常見和已被良好表征的跨膜肽物質,它被用作對抗革蘭氏陽性和某些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局部用抗生素,超合相色譜短桿菌肽包括通用組成為甲酰-L-纈氨酸-甘氨酸-L-丙氨酸-D-亮氨酸-L-丙氨酸-D-纈氨酸-L-纈氨酸-D-纈氨酸-L-色氨酸-D-亮氨酸-L-X-D-亮氨酸-L-色氨酸-D-亮氨酸-L-色氨酸-氨基乙醇的一族化合物,其中X取決于短桿菌肽分子,即分別占總短桿菌肽量約87.5%、7.1%和5.1%的革蘭氏A(X=色氨酸)、革蘭氏B(X=苯丙氨酸)和革蘭氏C(X=酪氨酸),1需要交替的D和L氨基酸單元構成_-螺旋狀。
我們研究了色譜柱化學品、流動相改性劑和梯度斜率對分離短桿菌肽的影響。采用優化方法分離市場上銷售的非處方藥物(OTC),將測定的短桿菌肽濃度與標示量進行對比。采用質譜儀測定短桿菌肽的濃度,采用選擇離子譜表征每種物質。在ACQUITY UPC2系統上使用我們的方法,超合相色譜可得到線性和可重復的結果——測定的OTC制劑濃度為標示量的98.4%。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