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科學》雜志中有2項研究描述了研究人員如何用光遺傳學 —— 這是一種采用光學纖維光來操縱大腦的電與生物化學信號的技術 —— 來探索強迫癥或稱OCD的基礎病因。這種疾病的特點是不必要的、侵入性想法(強迫觀念)及重復性、強迫性行為(強迫行為);它嚴重損害著*數百萬受其影響的人。Susanne Ahmari及其同事在小鼠腦內植入了光電極并用它們來刺激眶額皮層(OFC)和紋狀體腹內側區域(VMS)內的神經元,這些區域先前與人類的OCD有關聯。研究人員發現,在幾天的時間內對這些大腦區域每天進行僅5分鐘的反復光遺傳學刺激會引起小鼠理毛行為的增加,理毛是與OCD有關的小鼠行為。據研究人員披露,在光遺傳學刺激之后,這種強迫性理毛行為在小鼠中會持續2周,并在這種刺激之后約6天,OFC及VMS中的神經元會自己放電,且強迫性理毛不再需要由光遺傳學刺激來觸發。然而,據研究人員說,氟西汀這種治療OCD的*線藥物可用來終止該強迫行為。
在另外一份報告中,Eric Burguière及其同事解釋了他們是如何用光遺傳學來阻斷缺失Sapap3基因的小鼠的重復性、強迫性行為的,這些小鼠被設計成缺失Sapap3基因,該基因的缺失會引起過度的理毛行為。研究人員在小鼠腦中的內側紋狀體區域發現了一個缺陷并用光遺傳學來刺激外側OFC中的神經元——它們能夠對該缺陷進行代償并消除該強迫行為。總而言之,這些發現提示,OCD可能由少量但反復性的異常神經元活動的陣陣迸發所致。這些研究成果還提示了治療以重復行為為特征的疾病的新方法。一篇由Scott Rauch 和 William Carlezon Jr.撰寫的《觀點欄目》文章更為詳細地解釋了這些發現以及它們的涵義。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