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863計劃生物資源與安全主題項目“特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以重點產品和工藝開發為目標,圍繞特殊菌類資源、高值經濟植物、特殊藥用資源以及特殊微生物資源展開研究,旨在建立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生物資源功能菌株庫、功能基因庫和分子酶庫,形成一批針對特種生物資源開發的技術平臺,開發一批特種生物資源高附加值產品及規模化示范生產線。項目立項實施一年以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產業化與示范方面:建立了冬蟲夏草中國被毛孢菌粉生產線,具有冬蟲夏草中國被毛孢菌粉的生產和銷售能力;建立了一條面積100平方米的肉蓯蓉種苗繁殖生產線,網袋容器育苗成苗率高達90%以上;建造了小試規模的利用有機廢水和發酵副產物CO2養殖經濟微藻的連續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建設了一個以養豬沼液為培養基的能源微藻養殖中試工程;牽頭組建了“中國蟲草素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為蟲草素的科研及產業化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在特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方面:通過酸解-乙酰化-酸解的預處理策略,建立了靈芝酸分離純化新技術,使靈芝酸T在粗提液中的質量含量及分離度分別提升4倍和7倍;優化完善了北冬蟲夏草中蟲草素的提取純化工藝,使蟲草素回收率達到90%以上,已具有可單批次提取純化100g(含量≥99%)蟲草素的技術水平;建立了微生物胞內油脂的快速檢測方法、微生物油脂全組分分析平臺以及產油微生物胞內小分子物質分析平臺。
在功能菌株庫、基因庫和分子酶庫的建立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建立了農桿菌介導的靈芝轉化系統,使工程菌株中靈芝酸的含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2倍;獲得了冬蟲夏草中國被毛孢的全基因組序列和不同培養條件下的轉錄組序列,確定了中國被毛孢甘露醇、蟲草素、嘌呤類核苷、嘧啶類核苷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謝途徑及相關的72個功能基因;構建了產多拉菌素工程菌的遺傳改良菌種,使多拉菌素的工業發酵效價從1200mg/L提高到了1300mg/L;建立了海洋芋螺的8個芋螺毒管cDNA基因文庫和7個芋螺毒液天然活性肽庫,發現56個新芋螺毒素功能基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