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特銳(上海)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解讀--進口設備再制造
11月25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發展的實施方案》。為對接科創中心建設,構建的“雙自聯動”機制,上海提出了10項重點創新試點事項,探索開展進口裝備再制造試點是其中之一。根據推進節奏安排,進口裝備再制造試點已經啟動,年底要完成深化試點方案。
進口裝備再制造試點包括四方面內容:放寬再制造產品需經原廠授權的要求;研究利用保稅政策開展再制造業務;允許試點企業對再制造原材料開具增值稅發票并進行稅前抵扣;打通裝備回收和成品銷售“兩頭在外”的運作模式。再制造和維修、翻新是不同的概念。不過,再制造也是用舊的機器設備為毛坯,采用專業的技術和工藝,zui終再制造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必須不亞于新品,而且售后質保服務也和新品一樣。簡單的說,它的流程是:舊件回收——拆解——清洗——檢測——再制造——裝配——銷售。目前,上海的再制造產業主要集中在臨港地區,卡特彼勒是體量zui大的再制造企業,也是*家在中國獲得再制造許可的外國獨資公司。*給出的數據是,2015年上海再制造產品產值可望達到50億元左右。
因為再制造是一種環保、經濟的生產方式,所以現在越來越被重視,《中國制造2025》也提出要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發展再制造產業,挑戰非常多。上海要開展試點中的這四項內容,如果落地推廣,確實能夠解決許多問題。首先,現在進口廢舊汽車零部件和機電產品都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很多國外的舊件無法規模化利用。而在上海臨港再制造產業示范園區,包括卡特彼勒、奔馳等再制造項目,企業是希望在中國建立自己的亞太中心,將亞太區域的舊發動機等產品回收后再制造,再銷售回亞太地區,這是一種“兩頭在外”的模式,但目前的政策條件下,難以實現這一構想。
11月5日,卡特彼勒集團、臨港集團和上海國檢局三方簽署了加強入境再制造與檢測技術合作的《合作備忘錄》。卡特彼勒集團副總裁Greg Folley表示,為了加快在中國再制造業務的開展,目前卡特彼勒計劃將在法國的整機再制造工廠遷移到中國,以把中國的業務做得更大更強。當然,為了達到更遠的目標,還需要進行更大的改革,比如舊發動機的*。其次,一些舊件回收的時候是拿不到正規發票的,就不能進行稅務抵扣,企業的稅務成本較高。如果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并進行稅前抵扣,自然就降低了企業稅務成本。同時,如果可以利用保稅政策開展再制造業務,對企業就是更大的利好,企業繳納關稅、增值稅的成本就大大減少了。其三,目前發動機、變速箱再制造需原廠授權,客觀上對第三方再制造企業的發展有所影響。如果可以放寬這一要求,第三方再制造就可以更快發展起來,對整個產業的帶動也是明顯的。
維特銳在工控行業已逾十多年,行業內的動態也是密切有關注,對于進口行業,我們希望根據國家政策去落實,爭取不斷發展擴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