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探索率僅0.001% 深海仍是未知的領域
2025年05月16日 11:10:0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21

盡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人們開始了解海洋,但是人類對于深海區的探索程度卻微乎其微,深海海底的觀測程度更僅僅只達到了0.001%。深海海底還有99.999%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72%的面積,它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與此同時有“隱藏”著許多的秘密。正因為如此,人類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的同時,更熱衷于研究海洋,想要“窺探”海洋的奧秘。而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于海洋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但即便如此,仍有80%以上的海洋未被人們探索過。而如果進一步將范圍縮小到深海領域,那么人類對于其陌生程度,或許更加匪夷所思。
非營利組織海洋發現聯盟和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通過梳理1958年以來全球120個國家海域約4.4萬次深潛數據,發現,盡管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人們開始了解海洋,但是人類對于深海區的探索程度卻微乎其微,深海海底的觀測程度更僅僅只達到了0.001%。深海海底還有99.999%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作為地球上最極端的生態系統之一,深海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隱形支柱”,那里不但存在大量適應高壓、低溫、黑暗環境的生物,還與地球系統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人類探索生命起源與研究氣候變化的只要寶庫。
但與此同時,收到資源開采以及環境污染的影響,深海在人類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已經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卻又成為深海勘探的難度,難以被發現,成為了大自然的潛在威脅。也正因如此,人類迫切的需要去進一步了解并保護深海。
然而這并非一件易事。事實上,盡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了深海資源開發遵循“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但各國針對深海資源開發,依舊存在競爭關系,這種競爭關系間接導致了海洋勘探技術的壟斷與勘探合作難以推進。與此同時部分國家還存在不接受國際意見與監督,偷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情況,例如此前的核廢水事件,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深海受損風險,并提升了海洋勘探的難度。
不過得益于大部分國家在深海探測工作上的努力,目前深入了解深海的機會總體上還是在顯著增加的。尤其是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更提升了深海探索的廣度與精確度。像中國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萬米深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并且從長遠發展來看,隨著小型化、低成本、高品質探測裝備的出現,人類探索深海的難度將會持續降低,屆時,深海將會離我們更近,同時深海研究也將刺激地質學、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我國在全球氣候海洋模擬系統上收獲了重要的突破,成功構建出世界首個水平分辨率達1公里的全球海洋環流模式LICOMK2025-05-08 12:00:14
-
全國政協委員滕佳材:推進海洋科技創新,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滕佳材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言,強調海洋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并提出強化規劃引領、實施科技興海...2025-03-11 10:15:04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李備研究員團隊與長光辰英工程化團隊聯合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填補了國內外應對深海極端環境原位檢測與分選深...2025-01-10 11:06:19
-
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上回收平臺采購項目,項目編號:0729-244OIT391263,招標范圍:第1包:海上...2025-01-06 10:08:42
-
山東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正式揭牌 對標全國一流海洋監測機構
11月22日,山東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正式揭牌,按照全國一流海洋監測機構的目標定位,努力打造成為全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2024-11-26 09:47:3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