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北斗系統將形成市場化發展模式:大科學裝置從科研到產業落地
2022年04月07日 11:51:2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5554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主要負責人指出,未來將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推動北斗應用深度融入國民經濟發展全局。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 日月星辰、交相輝映。北斗星,在群星燦爛的夜空中指明方向。“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騏驎翳鳳凰。”無不透露著古人對北斗群星的敬畏之心。如今,北斗不僅是一顆星體,更演變成一個大科學裝置,廣泛用于多個領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主要負責人指出,未來將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提高北斗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優化完善產業生態,推動北斗應用深度融入國民經濟發展全局。
回顧北斗系統誕生歷程,20世紀后期,我國開始探索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從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制,從落后到昂頭追趕,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逐漸形成,即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我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當前,北斗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空間段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等組成。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間鏈路運行管理設施。 用戶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芯片、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提出的市場化主要針對用戶段。
市場化意味著北斗系統不僅是科研裝置,而是開始向著成果轉化道路走去,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科學裝置市場化即將穩定技術源的科技成果推廣,即采用科研人員、社會資本和政府基金的形式組建,實行市場化開發、專業化運營,實現項目啟動到產業化落地。
實際上,自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網絡技術敲開智能時代大門,基于北斗系統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
如何將持續推進北斗應用與產業化發展,帶動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當下北斗市場化的一個關鍵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主要負責人指出,北斗市場化建設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即突破關鍵技術,打造產學研用融合體系,推動研發、產業融合、應用等能力提升。二是構建融合應用體系,完善“行業+區域”的北斗應用服務模式,強化北斗應用跨區域、跨行業的結構布局。三是健全產業生態體系,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北斗應用技術研發、產品研制、系統建設,加強績效評價,形成產業發展良性循環。四是建設全球服務體系,支持北斗應用研發、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搜救、遇險報警等北斗全球服務保障體系。
據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在軌服務的北斗衛星共計45顆;到“十三五”末,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地、空的基礎設施均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服務能力,產業應用初具規模。不僅如此,多個產業“十四五”規劃中出現北斗系統的身影。例如《“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將加快推動北斗、大數據等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普及,以科技創新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
這些規劃側面證明大科學裝置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力量,加強原始創新和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構筑穩健市場資本格局將成為大科學裝置的下一個賽道。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擬于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2025-05-09 13:22:18
-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生產考核巡查辦法》。2025-05-08 14:28:09
-
浙江省科技廳發布《浙江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旨在強化基礎研究,促進學科發展,推動人才培養,自2025年6月1日...2025-05-08 10:13:58
-
關注這15類重點情形!三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
近日,三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為期半年,結束后轉為常態化機制。2025-05-07 13:47:13 -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一季度能源發展情況,支持民營企業提升發展動能,加快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2025-05-07 13:29:21
-
日前,經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評審并公示,對2025年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名單予以公布。2025-05-07 10:44:2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