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直接向太陽“拿取”能源 將發電站搬進太空!
2022年03月29日 11:45:4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5394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們就從科學的角度論證了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可行性,并且從太空軌道往地面發射微波的概念也證實是可行的。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在太空中建設太陽能電站?聽上去似乎是一種無稽之談,但事實上,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們就從科學的角度論證了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可行性,并且從太空軌道往地面發射微波的概念也證實是可行的。許多國家都在為減少碳足跡而努力,并逐漸轉向可再生資源。人們想要獲得文明的發展和持久的綠色能源,就不得不將手伸向太空了。近日,英國政府正考慮投資160億英鎊,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
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增長近50%,但在新型清潔能源中,核能因其具有高風險性從而爭議不斷,風能、水能的穩定性又會受到季節和地理位置的影響,而太陽能由于具有總量巨大,且具有取之不盡的優勢,空間太陽能可能是幫助滿足世界能源部門不斷增長的需求和應對全球氣溫上升的關鍵。
太空太陽能電站是基于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發展起來的。利用衛星在太空中把太陽能聚集起來,然后把能量集中射向地面,再轉變成電能供人類使用。為此,有必要將配備太陽能電池板的巨大航天器送入軌道。這些面板通過發電并使用高頻無線電波將其發送到位于地球上的特殊接收器,在此過程中它們就已經將波轉換為電能。
早在2010年8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辦的空間太陽能電站技術研討會上,12位院士和百余位相關領域專家提出了我國空間太陽能電站發展路線圖。根據路線圖,2030年開始我國將建設兆瓦級小型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到2050年具備建設吉瓦級商業空間太陽能電站的能力。其中第一階段又具體分三步,首先開展關鍵技術的地面及浮空器試驗驗證,其次開展高空超高壓發電輸電驗證,最終開展空間無線傳能試驗。
空間太陽能電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其重量、尺度方面遠超現有航天設施,因此人們將其稱為航天和能源領域的“曼哈頓工程”。例如,即使一個小型的兆瓦級空間太陽能電站的重量,就比現在的國際空間站要大,再考慮到發射所需要的大型運輸火箭、在軌組裝難度等。
而目前,建造空間太陽能發電站需要解決的問題,太陽能電池板的重量就是其一,不過這一問題已經通過開發超輕太陽能電池得到了解決,這種超輕太陽能電池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的一個模塊化發電站的設計,該發電站由數千塊超輕型太陽能電池瓦組成,是迄今為止最輕的集成多功能原型機,能夠收集陽光,將其轉換成射頻電能,然后以受控光束無線傳輸這種能量。如何把所有的組件運送到太空,也同樣是個巨大的難題。目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類的公司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其研制出的火箭可重復使用,功能更強大的“星艦”火箭也即將進入關鍵的試飛階段,有望大大降低空間發電成本。
然而,僅僅組裝一個太陽能發電站就需要多次發射航天飛機。從長遠來看,太空太陽能發電的目的是減少碳排放,但太空發射也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和成本。并且即便成功建造了一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其運行也面臨若干實際挑戰,例如太空碎片可能會破壞太陽能電池板。同樣,從太陽能衛星向地面傳輸能量難度很大,科學家們需要提高無線能量傳輸的效率,按照現有技術,收集到的太陽能只有一小部分可到達地球。
盡管空間太陽能電站還存在著上述問題,其實現可能性也有待觀察,但研究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更重要的意義是可帶動整個航天領域空間技術的全面進步,如在軌大型結構制造能力、人類利用空間能力以及具有非常多應用場景的微波/激光傳輸能力。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各國空間技術的發展,總有一天,我們將能夠從太空獲得能源資源,造福全人類社會。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科幻網)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科幻網)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