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顛覆既有認知 天然纖維在海水中占比遠超塑料
2020年06月11日 17:14:57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5215

塑料纖維也是海洋微塑料中的一種。而在長期研究過程當中,塑料纖維也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海洋微纖維污染的“罪魁禍首”。然而,近日,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這一新的研究發現可以說首次為塑料纖維“洗刷了冤屈”。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提及海水與塑料,受當前海洋環境污染日漸加劇的影響,人們總是會不約而同的把這二者之間放在對立面來考慮,由此誕生的“海洋微塑料污染”話題熱度常年居高不下。至此,塑料這一原本貫穿于人們的工農業生產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便利材料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被“打入冷宮”,人們對其的“口誅筆伐”從未停止。
那么,被打上海洋污染標簽的微塑料到底是什么?所謂“微”,自然是指“微小”的意思,而“微塑料”正如其字面意思,是指“微小的塑料”。但是其究竟有多小,具體尺寸是多少?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不過通常來講,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混合體即為微塑料。由于這類微小塑料難以用肉眼分辨,故而人們將其與大氣中的“PM2.5”進行聯想,并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中的PM2.5”。
上述我們講到,塑料纖維也是海洋微塑料中的一種。而在長期研究過程當中,塑料纖維也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海洋微纖維污染的“罪魁禍首”。然而,近日,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新研究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這一新的研究發現可以說首次為塑料纖維“洗刷了冤屈”。
據了解,研究員Peter Ryan與同事合作,利用紅外光譜技術,分析了從多個海域中采集的916份海水樣品,并重點研究了這些海水樣品中的微纖維。從分析的包括2000根微纖維中,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這2000根微纖維中只有8%為塑料纖維,其余的是天然纖維,具體包括50%的棉花纖維,12%的羊毛纖維,以及其他天然纖維。可以說,至少在分析的這916分海水樣品中,天然纖維的含量已經遠遠高于塑料纖維的含量。況且,采集的海水樣品來自于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地中海,這些不同流域的海水樣品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以往,由于塑料的難以降解性,以及天然材質在工業化社會的備受吹捧,人們總是傾向于認為塑料微纖維是海洋微纖維污染的主要因素,天然纖維自身容易降解,對海洋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研究人員Ryan表示,天然纖維的降解速度可能比人們預想的要慢,當前存在于海洋環境當中的大多數天然纖維都是幾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于海水當中的,這些天然纖維曾經被用來制作服裝紡織品。
在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影響下,我們往往難以站在客觀角度來審視環境污染是諸多復雜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因此,我們常穿的衣物,常用的紡織品并沒有被納入環境污染物范圍內。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次洗滌、拍打衣物等紡織品,都會有很多微纖維紡織品脫落于水中、漂浮在空氣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使用洗衣機清洗聚酯纖維衣物,僅一次就會釋放出50萬根紡織微纖維,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上述研究發現的公布,提醒我們,即便是天然的物質,其對于環境的影響也需要考慮在內。現在,天然纖維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也需要重視起來了。不過,盡管此次研究中意外發現天然纖維在海水中含量較高,但是其對于海洋生物的影響還未有相關的科學調查。因此,了解了天然纖維對海洋的污染狀況,接下來關于天然纖維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調查工作有望陸續開展。
資料來源參考:中國科學報、百度百科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就“2025年環境科研能力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509.8萬元。2025-05-09 09:52:18
-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所西部作物基因編輯與生物育種平臺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025-05-09 09:12:18
-
據化工儀器網不完全統計,4月中國政府采購網可統計到的光譜儀中標數量為175套,中標金額為5513.46萬元,平均單價為31.51萬...2025-05-08 15:32:13
-
近日,青海大學就“青海大學生態學一流學科(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極端環境適應機制方向)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53萬元。2025-05-08 09:44:39
-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就“熱帶生態循環農業產業技術研究平臺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30...2025-05-08 08:53:46
-
中國農業大學計劃采購冷場發射掃描電鏡、顯微拉曼光譜儀、制備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儀器設備,預算總金額超1億元。2025-05-07 14:22:5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